比加油站多10倍,全国新能源充电桩仍频频告急?

2020-06-29

        充电桩按照安装地点的不同,被分为私人桩、公共桩和专用桩。我国的车桩比特点很鲜明:私桩多,公桩少。

        根据充电桩联盟数据,2019年凭借着私人桩的快速蹿升,把中国的整体车桩比拉降到了3.5:1,但要是单算公共桩的车桩比,数值却飙升到了8.25:1。这个数据是虚胖,要用到公共桩的时候,还是得干着急。就算这么点公用桩,地区分布上也不均匀,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是公共充电桩的主要集中地,东北、西北和西南部分地区还有很大的空白。

        分布不均也就罢了,关键要用的时候还容易扎堆。这主要是由于中国电动车充电的时间比较集中导致的。拿北京举例,受上下班和峰谷电价影响,充电时段主要集中在 8:00、16:00 和 23:00。这种不平衡更加剧了公共桩资源的争抢。这也难怪近几年媒体不断发问,“全国新能源充电桩数量已经是加油站的10倍了,为啥还是不够用?”

        2020年开年,充电桩成了“新基建”的重要一环,再次站上了风口浪尖。巨大的市场缺口,极具前景的市场预期,引着新老玩家重新回到赛道上来。先有国网、南网积极响应公布了大手笔规划;广汇汽车、宁德时代、均胜电子等新能源产业链巨头也纷纷杀入;滴滴、蚂蚁金服这些互联网大佬也饶有兴趣插手进来。

       充电桩这个产业链格局清晰分工明确,有人负责造设备卖产品,有人负责运营充电站收钱。但这么大的市场规模,这样高的市场预期,充电桩这门生意看上去赚翻了,但真实情况却不那么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