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桩跻身新基建,缓解“车多桩少”局面,为新能源汽车消费按下“加速键”

2020-06-05

       “家里的车位是年租,没有产权,按以往惯例,小区物业不会批准我们安装充电桩。”唐梦梦说,让她感到惊喜的是,当她试着将提车时4S店提供的一式三份的安全承诺书填好交给物业,竟然拿到了小区的充电桩安装协议。接下来,拿着承诺书和物业的安装协议,去供电局申请安装电表,7个工作日后,申请就批下来了。

         家住上海宝山区的90后全职妈妈徐青怡,去年底购买了一辆吉利旗下的纯电动汽车几何A。尽管是老小区,没有固定停车位,经过申请,还是得到了物业的充电桩安装许可。

         其实,早在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就发布了《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2016年,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又共同发布了相关细则,明确划分了用户、电动汽车企业、供电公司、物业等各方职责,同时规范了小区内充电桩建设的相关流程。近年来,各地也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充电桩进小区、实施奖补等措施,唐梦梦和徐青怡能顺利安装充电桩,均受益于此。

         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李冶介绍,截至2019年底,我国充电基础设施达到120万个,较上年底增加了50万个。不仅如此,充电桩的结构也得到进一步优化,其中,公共桩50万个,增速放缓;私人专用桩70万个,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新能源汽车正加速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化。”李冶说。

         伴随着充电桩建设跻身新基建, 加快充电桩建设进程,改变“车多桩少”局面,为新能源汽车消费按下了“加速键”。

      “预计今年全年能够完成投资100亿元左右,新增公共桩大概20万个,新增私人桩有望超过40万个,公共充电站达到4.8万座。”国家发改委产业发展司副司长蔡荣华说。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司长孙光奇日前也表示,财政部将研究优化充电设施建设的奖补政策,进一步调动地方积极性。

       理念升级、标准升级、技术升级,进一步提升新能源汽车安全性

       5月8日,一张某品牌纯电动厢式车在东莞一家充电站自燃,并将旁边一同充电的多车引燃的照片,刷爆了朋友圈。5月18日,一个某品牌纯电动轿车在公共停车场突然起火爆炸燃烧的视频,再次让纯电动车自燃这个话题引起消费者的关注。

       据不完全统计,去年5月以来的短短3个月内,我国发生了79起新能源汽车着火事件,涉及品牌从进口产品特斯拉,到几万元的中国品牌产品,分布范围很宽。比亚迪(60.110, 0.00, 0.00%)董事局主席王传福说:“任何一个品牌的安全事故都会影响到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为进一步提升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5月1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制定的电动汽车及动力电池三项强制性国家标准,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将于2021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标准增加了电池系统热扩散试验,要求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后,电池系统在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这将为乘员预留必要的安全逃生时间。”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专家表示。

     “今年,我国动力电池领域两家领军企业宁德时代(150.000, 0.00, 0.00%)和比亚迪,不约而同地在电池包技术领域实现了创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说,宁德时代的CTP和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技术,让安全性能具有明显优势的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大幅提升,成本显著降低,这将是纯电动乘用车消费者的一大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