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要对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

2021-01-26

       街头的新能源车日渐增多,但充电桩依然不够用,而且带充电桩的车位还常常被传统车辆随意挤占,这些问题该怎么解?这一被认为制约新能源车发展瓶颈的问题,成为即将开幕的今年上海两会委员们的关注点。对此,马驰、乔国强两位委员计划提交提案,建议应该配置更多充电桩,充电桩的布局也应该更合理。

       提案认为,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不仅是国家,而且也是上海今后一个阶段产业升级、发展的一个主攻方向,这个发展方向应得到全社会响应和支持。但是,目前看来,新能源车充电桩的设置、分布与安装尚不够合理,比如,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桩配备还是慢充为主,过于耗时;一些新公交、物流配送等大型车辆充电更需要专用场地,但眼下上海的设施仍然不般配;在一些大型停车点,由于新能源车车位标志不明显,有些带充电桩的车位被传统车辆随意挤占,致使充电桩无法发挥效益等等。

       因此,提案建议,应尽快完善新能源车充电桩设施建设,做到合理布局,以利于新能源车辆出行。将现有的慢充设施尽快改造成快充设施。

扩建和改建原有的公交车辆停车场地,特别是在卫星城区和公交、物流集中地区,适当为本市新能源公交、物流配送等大型车辆设置更多的充电场地,添置充电设施,配置合理插口。

       在市内改造老旧街区和有条件扩充车位的前提下,跟进充电桩的设置,逐步提高充电桩车位的比例,并与国家、上海市的产业发展政策相匹配。

针对挤占充电车位等问题,提案建议,一方面,要让充电桩车位更加醒目。另一方面,要管控好违规占用充电桩车位的非新能源车辆,对恶意占用充电车位的车主,给予必要的惩罚。

       市人大代表、国网上海电力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梁旭透露,他们已经在和政府部门研究,提高新建商品房小区的供电标准。

       “规划设计一定要体现前瞻性!”市人大代表秦钠建议,新建住宅配建停车位必须100%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建设安装条件,相关标准要求纳入建设设计、验收规范;对不满足充电设施配建要求的新建住宅,各级住建部门不得办理验收手续。

       眼下的矛盾又该如何解决?电网其实并不缺电,梁旭表示,只要物业公司来申请,电力部门都会尽快扩容。关键在于从输电到配电,需要架设线路,新增设备,扩展空间,这笔成本该由谁来买单呢?

      充电电力缺口不是很大的话,还有另外一种思路。市人大代表秦钠提出,推行智能充电和预约模式的软件,实行错峰充电,避免充电负荷与生活用电负荷高峰时段重叠。这样的话,不改造或是小幅改造,就能满足车辆的充电需求。

      “我们已经开始试点。”国网上海电力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梁旭代表透露,他们正在探索通过物联网打造智能微电网,在小区范围内实现有序控制。“插上之后,并不是立即开始充电,而是等到用电高峰过去再开始充,车辆之间也自动进行平衡和协调,确保第二天都能够充满。”不过他也坦言,要实现对不同品牌充电桩的智能控制,需要在通讯协议和标准方面能够互联互通,这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突破。

       不少充电桩已处于报废状态,通用性和兼容性差是一个重要原因。除此之外,几年前行业刚起步时布设的充电桩基本都是慢充模式,动辄几个小时的充电时间难以满足当下车主日常需求。充电桩常年处于室外环境,漏水、锈蚀会带来一系列使用风险,而用得越少,出问题的概率越高。

       秦钠代表建议,要对充电桩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定期排摸,对不堪使用的“僵尸”充电桩及时清退,杜绝安全隐患,也避免占用停车等公共资源。